我和陳先生有一個不成文的默契,就是大概每半年會去看一次舞台劇。那至於為什麼會開啟第一次,我已經忘記了。(我們第一次去看舞台劇,他到家裡接我時,也是第一次見到未來的岳父岳母大人,據他事後的說法,真是緊張死了)
我們第一部舞台劇是果陀劇場的經典戲「淡水小鎮」~~官方網站看一下http://www.arttime.com.tw/event/20060331_fruit/index.htm
延續在英國看劇的習慣,那天也叫陳先生買戲劇手冊給我以留下紀念(不過這種東西買回來還真的不會看耶)。事隔太久,已經忘了「淡水小鎮」的劇情,我只記得當時我對蔡燦得的印象很深。從國中就開始看她演戲,從青澀的高中生開始演,剛開始當然演技也不會好;但是她一路蛻變,在舞台上的她,雖無法與陶大偉這種老前輩對比,但已經進步很多,越來越有「演員」的光芒與架勢。
等不到半年,幾個月後我們看了「公寓春光」,一樣也是果陀劇團的作品。http://www.starfly.com.tw/action/20060523/20060523.html
跟「淡水小鎮」那種充滿懷舊味道的劇本相比,「公寓春光」顯得現代且爆笑許多,看顧寶明演戲是一種享受,看唐從聖搞笑,更是讓我們從頭開心到尾,是一部超歡樂的戲劇。而且我記得這一部戲劇,讓我們用NT500買到兩張票,而且這500還捐給了福利團體~嘿嘿,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?
第三部舞台劇「巴黎花街」,改編自美國電影,故事背景是1960年代的巴黎,主角是一位年輕熱血有理想的警察,因為他的理念,把這條紊亂、荒唐、歡愉的花街搞的雞飛狗跳....
http://www.godot.org.tw/html/profile02_detail.php?Id=11
這部戲的男主角依然是從從,他飾演一個逗趣的年輕警察,滿腹理想卻愛上了花街女子,甚至為了花街女子進了監牢丟了工作...嗯,這是一部歌頌愛情的戲。
不同於上一部「公寓春光」的顧寶明,「巴黎花街」的戲精是舞台劇大師金士傑,飾演一個調酒師,冷眼旁觀的看著花街上每段人生的變化...
第四部呢,前一陣子看的。我們終於脫離「果陀」的魔咒,看一點別的劇團的作品了(哈,其實本來就沒有刻意限制,看對什麼有興趣就看什麼,我們不太考慮劇團的~比較考慮飾演的演員倒是真的)
這一次看的是李國修屏風劇團的「京劇啟示錄」http://www.pingfong.com.tw/opera2/01editor.html
不是這麼輕鬆有趣的作品,但就劇本的複雜度跟精細度,這應該是我們看過最高水準的一部。「京劇啟示錄」橫跨兩岸,超過半世紀的記憶,戲中戲的編排,穿針引線的環環相扣,真的很讚嘆編劇的功力。靈魂人物李國修也以這戲紀念他的父親,很深重的情感在場幕中流露。不過相對的,也就不是這麼輕鬆有笑果,還需要動動腦筋勒!
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第一場是倫敦的「歌劇魅影」,超過千場的表演讓每個演員都駕輕就熟。演員還需要邊演邊唱,功力更是上乘。在滿足視覺的同時,聽覺也獲得極大的享受。而最重要的是,華麗的布景,配以科技的輔佐,聲光效果無與倫比,真的不是台灣的舞台劇比得上。
不過國情不同,歐美自古的文學表現就是戲劇,對他們而言那已是相當成熟的產業。大量的觀眾群,讓他們的演員可以有出場的機會,再三磨練自己的演技與唱工。
相對之下,台灣的劇團要生存得需要花更大的努力,以及還要對抗古老傳統觀念(九流十家中,戲子是最低賤的一層)。這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表現,透過戲劇許多觀念變得容易傳達,也變得更易接受。所以未來,基於自我娛樂與支持文化產業,我和陳先生還是會定期捧場優質舞台劇的啦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