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每個基督徒,都應該會有屬於自己的一些經歷,那些經歷說出來,同在主裡的弟兄姊妹會同聲阿㥃,但是非主裡的人可能就會覺得那有什麼,或大概就是巧合吧這樣的感覺。

談起我的「經歷」,從小時候那種商量型「ㄟ主耶穌,明天讓我考試一百分喔,這樣我一定會相信祢」(其實這叫投機取巧),根本不算經歷的經歷,到自己進入婚姻的經歷,這些種種都是自己跟神的秘密,心底會因為這些經歷去相信「神是真的」,然後就會產生別人很難去改變的主觀意識。有自己獨特的「經歷」是很重要的,那會穩固自己對走這條路的信心,也會增強自己的神的關係。

前幾天接獲高齡奶奶過世的噩耗,雖然跟奶奶不親也不熟,但一些禮節還是需要注意跟進行的。第一個狀況,就是拿香的問題。

「拿香」這只是一個動作,所以媽媽要求我要配合,說這個動作跟心裡有耶穌根本不衝突。媽媽說死者為大,我作為人家後輩本來就是該配合。媽媽說我上面還有老公的外公外婆、老公的父母、自己的父母,我終究要面對這樣的事的。

對呀,我都知道,我也不想在爸爸傷心的此刻,因為「拿香」這件事讓他不愉快、不舒服,或有其他我孝不孝順的聯想。

為了奔喪的禮節,我查了網路上的資料,看到一句台灣諺語「在世一粒豆,勝過死後拜豬頭」。長者在世的時候,簡單卻真誠的陪伴,甚至粗茶淡飯,都勝過死後哭啼哀號。「孝不孝順」,到底為什麼需要靠「拿不拿香」來評價?

但是我也知道這只是我現在的情緒,傳統習俗千百年,人家都是這樣做,都是拿香拜拜來遙念死者、都是拿香拜拜來表達哀傷,這是約定俗成的事。

我是基督徒,我知道拿香不適合我,但我的第一個念頭,卻是不要為了這樣的事讓爸爸為難,因為爸爸的兄弟姊妹很多,也都是我的長輩,我太「特立獨行」,在人家看來,只是「不識時務」或「不孝」、「不配合」罷了。

不過我心裡真的沒辦法這樣過去,我真的不想,也做不到。那跟「只是一個動作」無關,我就是沒辦法。到後來,我最大的煩惱就是媽媽的強力要求,因為其實平常的我,可以為了媽媽做任何事,但我很擔心媽媽因為她無法負擔「妳沒把小孩教好」的罵名,而要求我,甚至逼我。

已經很久沒有禱告的我,在教會弟兄的建議下去禱告。我心裡很清楚的感覺到,今天主不會因為我真的受迫拿了香就對我生氣或懲罰我,因為我覺得主是愛我的,祂一定知道我的難處。我也不是要表現給主看,然後去獲得獎賞或什麼的。就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念頭,我如果今天跨過了那條線,那接下來,在我面前,就會有更多的難處。如果將來外公外婆、公婆、爸媽走了,那時候會有那時候的方式,或者那時候主會給我其他的感動,去做合適的處理,但此時此刻,我做不到。

我沒有要跟誰宣戰,我也沒有要讓自己凸顯,但今天,我抱著最壞的打算,預備用我全部的力氣去堅持這樣的事。

不懂的人一定覺得可笑,「就跟上帝請個假嘛」、「妳就拿著香時想著妳的主嘛」。但我不想讓自己成為這樣「無可無不可」的人,我流著淚跟弟兄說這是大家公認沒什麼原則的我,唯一堅持的事。

我禱告,但不談拿不拿香,我只求主讓我在祂的範圍裡,在祂的範圍裡,拿不拿香根本無所畏懼。

本來一直很擔心,直到Grace打電話給我,對禱告的功效才產生了信心,相信主是憐憫的神、相信主都知道、相信主的光會照著我和弟兄今天的路。

整趟路上媽媽知道我的堅決,她雖然希望我不要找麻煩,但我知道她會想要挺我,幫我處理。所以快到老家時,媽媽沉默不語,我問她緊張嗎?她說很緊張。我不知道她在緊張什麼,或許是等一下要面對一大家子,或許等一下要面對女兒和丈夫的強烈衝突,但我竟然可以跟她說:「不要怕,我為妳禱告。」這時候的我,在離老家這麼近的此刻,已經全然無懼了。那不是一種豁出去,我跟你拼了的無懼,而是知道主跟我在一起,是一種放心與安息。當主跟我同行,我還有什麼需要擔憂?

----------

果然,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得拿香去祭拜,但發香的爸爸根本不發給我和弟兄,直接跳過,我連拒絕都不用。但爸爸不是生氣的,我感覺爸爸今天心情很穩定。所以等到稍有空檔,我很難得去抱抱爸爸,安慰母親過世的他,告訴他我們愛他,告訴他這幾天一個人在鄉下處理喪事辛苦了。

----------

這就是主今天的做事,真的,主都已經為我們做了,主唯一需要的,就是我們去告訴祂我們的缺乏。不要說神不是很厲害嘛,祂幹麼還需要我們去告訴祂我們缺乏什麼?不是這樣的,神需要我們跟祂在一起,願意讓祂來安慰來帶領、願意讓祂成全跟做事、願意相信祂真的會負責到底,甚至給的更多。

今天我最高興的一件事,就是我跟媽媽說:「不要怕,我為妳禱告!」我真的感覺當下豪氣萬千,我彷彿頂著全天下的恩賜,去告訴我最愛的媽媽,在主裡,沒什麼需要懼怕!將來,我也要告訴我這個傳統頑固的爸爸:「不要怕,我為你禱告!」

真的,不要怕,只要禱告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貝斯特顏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